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您重视了么?
2015年12月18日 15:49
网络转载 朱冬阅读:1040次
抗体介导与肾移植的关系
对免疫系统认识的深入,使人们认识到除了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外,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对移植肾失功也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已经被公认为影响移植肾远期存活的最重要障碍。
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主要由受者体内的抗供体特异性抗体介导的一类排斥反应。
据报道,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占所有排斥反应的50%左右,且经常与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同时存在。超过一半的移植肾丢失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密切相关。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发展情况
尽管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对移植肾功能以及预后的负面作用已被明确认识到,其明确的诊断以及有效的治疗仍是一个挑战。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诊断标准逐步演化,新型的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不断被发现。
最新的2013 Banff分级中对其进行了重新定义,且新划分出了C4d阴性的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组织学证据、供者特异性抗体以及血管内皮损伤是对其进行诊断的三大标准。其中供者特异性抗体,也就是临床医生常讲的DSA是近年来最热的研究方向,也被认为是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发生的罪魁祸首。
朱医生建议:
鉴于目前并没有足够有效的治疗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药物,肾移植术后定期进行DSA监测,从而尽可能在早期发现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就显得非常重要。
所以,请大家务必关注肾移植术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以及随后每半年进行DSA的监测,并据其结果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延长移植肾寿命,捍卫健康!
稍新:要勇于面对肾移植后出现的症状及随访结果
早前:关注移植后新生肿瘤
- 全国173家器官移植医院名单(2018.3)
- 日本批量培育转基因猪 可用于移植
- 无毒活猪3年内或能提供器官供人移植
- 肾移植后腹泻的治疗
- 肾移植存活最长者术后40年“庆生”
- 肾移植术后要小心结石 建议半年做一次彩超
- 红斑狼疮不能凭肾移植治愈?医学专家这么说
- 中国有望成最大“移植器官仓库”
- 请为绑着红蓝绷带的患者让个座
- 肾移植者福音?iOS 10集成器官捐赠功能
- 研究发现可预测肾移植失败的基因组
- 上海肾移植受者最长已健康存活35年
- 猪心给狒狒 异种器官移植迎来曙光
- 肾脏移植获“革命性”突破
- 科学家用3D打印技术开发人工肾
- 广东成功实施首例猪角膜移植
- 免疫抑制治疗对青春期发育有影响吗?
- 肾移植近15年 吃两个肉包丢命
- 微芯片人工肾脏有望使患者摆脱透析
- 透析患者过年小贴士